※ 本說明網頁之圖表數據皆為範例
「LCT中文聽力理解檢定」(簡稱「LCT聽力理解」)是專為以華語為母語的現代人士所研發,針對中文聆聽理解能力而設計的診斷型測驗,由本會「中文能力測驗中心」負責研發及推廣。本項測驗先經用才產業及學校教學需求之調查,再邀集各界專家以嚴謹流程發展而成,所有試題皆經過大量預試,具有極高信效度。
本項測驗從命題、審題以至評分、發證等流程,均採E化作業,以確保測驗嚴謹、公平、準確、快速,並於評分後產出個人化「能力分析報告」。受試者可依所得之測驗分數,獲得相應之「LCT聽力理解」檢定證書,了解自己在真實情境中聆聽理解的程度,及做為申請入學或求職時之能力憑證。
本測驗參照布魯姆(Bloom)教育分類法、企業實務及職能問卷結果、教育部課綱國語文聆聽能力指標規劃架構。測驗重點在於了解受試者聆聽語音時是否具備理解、推斷、歸納、分析之能力,並協助受試者在各種生活情境中成功運用聽力理解素養。測驗內容涵蓋生活、校園、職場等不同領域素材,語音內容編寫生動貼切,真實呈現生活情境,能有效診斷受試者對各種素材的掌握程度,以及聽力理解策略運用的情況。
以應試者成績表現及答題狀況歸類受試者表現類型,並以注意係數診斷應試者在本次測驗中是否出現異常答題狀況,注意係數範圍為0~1,當大於或等於0.5時,表示有異常作答的情況,需特別注意。
本測驗將聆聽語音訊息時用以掌握及理解訊息的能力分為五個面向,並分析受試者於各面向之表現狀況,給予學習建議。
能從訊息中掌握關鍵字及主旨,詢問的內容著重在事件的整體陳述說明。常見的問法如:上述訊息的主旨(主要內容)是什麼?
能理解訊息的意圖,特別是細節。或理解慣用語的意義。常見的問法如:對於上述○○○○的説法,以下選項哪一個(項)説法正確?
能從複雜的訊息中,掌握前後的脈絡,推斷其邏輯性、關聯性。常見的問法如:請選出接下來○○會怎麼做?
能從複雜訊息或多項(條列)陳述中,歸納共同點或作出總結。常見的問法如:以上三則報導的共同點在哪裡/是什麼?
能在聆聽複雜的訊息後,掌握詞語意義的改變,或區辨詞語的多義性。常見的問法如:報導中的「○○○○(例如:冷戰)」指的是什麼事?
本測驗根據語音訊息發生的場域,或討論內容不同,分為四個常見的類別,分析受試者在聆聽有關日常生活、教育學習、職場工作及專業學術等不同類別的素材時,對內容的掌握及理解程度。
生活/日常類,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故事、朋友或家人間的對話、日常購物等。
校園/教育類取材自校園中有關老師學生或行政單位與主管機關間的各種事務討論。
職場/工作類取材自各項職業領域中發生的事項,例如:求職面試、主管交辦事項、會議討論、職場文化、操作流程說明、人物的職業成就。
專業/科普類取材自學術、科學、科技領域的專有名詞或學理的解釋與說明,或產品原理說明。
本測驗依常見語音訊息類型分成對話、情境(如廣播、採訪、語音留言等)、陳述(故事、新聞報導等)三類,分析受試者對不同語音類型的掌握及理解程度。
兩人以上的對話,須有問有答,須有三(含)個以上的對話輪。
除了陳述與對話之外的其他形式或特定語音訊息,都歸此類,包括:語音留言、電話答錄、廣播、導覽、操作示範說明、宣傳等、衛星地圖導航等等,但要彰顯「情境」。
純粹的文字敘述或說明,沒有對話或特別的情境設定。如:一則故事、一篇短文、一段個別談話。